汪召坤正在檢查配件。徐峰/攝
從業20多年,負責客車輪軸質量把關的工長汪召坤將工作干出了“大名堂”:10萬條輪對出庫“0故障”!
列車飛馳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全靠一對對鋼鐵“風火輪”。輪對是機車車輛上與鋼軌相接觸的部分,由左右兩個車輪牢固地壓裝在同一根車軸上所組成。旅客列車每到60萬公里的運行里程,就會迎來一次較大規模的檢修,在經歷除銹、跑合、組裝等60多道嚴格的檢修工序后,“健康”的車輪才會被重新安裝在南來北往的列車上?!盎疖囈肱艿每?、跑得穩,優質的車輪是保障?!敝袊F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武昌客車車輛段工長汪召坤說。
每天快速、準確地發現車輪配件的安全隱患,就是汪召坤的必修課。同自行車一樣,旅客列車車輪軸承里也有很多滾珠,用來支撐軸承使其轉動,在列車行進時,起到減小摩擦力、 提高軸承使用壽命的作用。
這些小小的圓柱體看似不起眼,卻很“嬌貴”。為了保證運行穩定,列車輪對的軸承滾珠數量和型號往往都相對固定。在清洗時,一旦散落,會造成價值數千元的整副滾動軸承報廢。
起先,對如何高效清理客車車輪軸承滾珠,汪召坤一直想不到好辦法。
一天早上,汪召坤剛起床,看到老婆在梳妝臺梳頭,桌子上放著圓形發卡,突然來了靈感?!拔耶敃r就想,頭發也很順滑,但是一個小小的發卡,卻能將頭發牢牢固定住,那圓滑的軸承滾珠,能不能用類似的原理進行固定呢?”汪召坤說。
汪召坤困意頓消,抓起發卡就出門了。不過,“發卡只是個啟發,要運用到機械上卻天差地別”。
于是,汪召坤畫圖紙、量尺寸、找材料、跑現場,對一個個圓滑的車輪細細比對,用手電筒一動不動地觀察研究小小的軸承結構,有時在車間一待就是一整天,“當時家人和朋友都說我‘魔怔’了”。
“現場投入使用后,車間的材料員算了一筆賬,這個小發明一年就能節約生產成本100余萬元?!蓖粽倮こ錆M了自豪感。
隨后,汪召坤繼續改進和完善軸承“發卡”的構造,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進行申報,這個被命名為“軸承清洗防滾子丟失護導器”的“小卡子”,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認證。
2017年,以他名字命名的“汪召坤工匠小屋”正式成立。汪召坤抓住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鼓勵培養創新型青年骨干的機遇,在全段范圍內選出4名青年骨干,作為自己的工作室核心成員。工作室成立以后,他一口氣列出了20余條技術攻關的任務清單,帶領青年團隊開啟了漫長且艱辛的創新探索之路。
“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是保障車輪質量的兩大驅動力,必須做好創新和育新‘兩道大題’。新入路的年輕人腦子活、肯學習,培養青年就是培養未來?!蓖粽倮ν降芘烁鄹裢庵匾?。他認為,新入職的年輕人“扣好職業生涯的第一??圩印敝陵P重要。無論工作上還是生活上,汪召坤對這個大學生徒弟的要求不止于“怎樣做”,而是要進一步地思考“怎樣做好”。
如今,汪召坤帶出的徒弟很多人已經走上了工班長、質檢員、技術員等管理崗位。其中,有11人在全路各級技術大比武中獲得個人單項名次,多人榮獲“全路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巴粽倮すそ承∥荨币踩〉霉リP成果68項,國家專利2項,QC成果“國優”1項,湖北省職工先進操作法1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軸承技術攻關,是我們必須要持續攀登的高峰?!蓖粽倮な稚夏弥幻缎⌒〉妮S承滾珠,這樣告誡“汪召坤工匠小屋”的成員們。
?。▉碓矗褐袊嗄陥螅?/span>